今天上午,由鲁东大学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科宇航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运载火箭海上发射与回收设计及仿真验证系统”项目启动会在我市召开。项目系统样机演示验证在海阳港成功完成首次试验。

运载火箭海上发射与回收设计及仿真验证系统样机,长0.45米,宽0.45米,高0.6米,重量为23kg,研发成本30万元。此次模拟验证的是火箭一子级水平移动和垂直起降的功能。
↓点击,观看《海阳新闻》视频↓
火箭的第一子级点火工作后推动整个火箭加速飞行,第一子级火箭工作结束后与整个火箭分离,分离后通过回收系统可重复使用。中科院力学所空天飞行中心高级工程师廉洁,现场通过悬停演示试验,展示出位置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能够很好的完成回收工作,最大可以实现百分之三十经济成本的节约。通过海上发射项目,实现快速发射周期缩短百分之五十的效果。

▲运载火箭海上回收原理样机

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可大幅提升我国低倾角轨道任务的发射能力,发射场成本降低40%,建设周期缩短50%。在海上发射火箭,发射地点的选择更加灵活,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节省燃料,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海上人类活动较少,火箭残骸回收的范围更大。因此发射和回收的是我国急需研发的一项关键技术。

记者在项目启动会上了解到,本项目总预算2500万元,于2021年1月启动,计划到2023年12月完成。项目将增强烟台市在海上发射与回收四大系统中火箭领域研究能力,带动相关科研单位研究水平提升,在效益方面,新增产值1000万,新增利税50万,带动产值3000万。
记者: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