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生活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是民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海阳市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标准,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极大地丰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人人参与文化活动、人人共享文化成果的新局面。
“百姓大舞台”电视选秀活动是海阳市首次自办的为老百姓搭建展示自我才艺的一档群众文化类节目,由于活动参与不受年龄、才艺限制,自开赛以来就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除了“百姓大舞台”,参与人数最多的还要属海阳大秧歌。随着10月26日电视剧《大秧歌》的开播和同名书《大秧歌》的出版签售,让海阳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繁荣。
海阳市依托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继续扩大文艺骨干、秧歌健身操、声乐、舞蹈等各类文艺培训范围,每年组织大中小型广场文艺演出、针对弱势群体演出达300多场次,并广泛开展秧歌大赛、健身舞展演、百姓才艺大比拼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市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全市每年举行演出、比赛、培训、展览80余次,免费接待参观12万余人次;每年组织下乡培训、辅导,送京剧、歌舞、图书、书画下乡400余次。美协、书协、京协、吕剧团等文化协会和文艺团体每年组织舞蹈、戏曲演出、书画展览活动100余场次,文化志愿者团队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流动服务10余次。
在全市形成高效运转的城乡联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海阳市文化职能部门还发挥场馆优势,先后建成了峻青文学艺术馆、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京剧团大秧歌剧场,图书馆完成了扩建改造、文化馆迁入新馆并免费开放。此外,海阳市城区7个社区、13个大中小型广场,均配备有健身设施和活动场地。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14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475个,农家书屋439个,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海阳支中心为节点的村级基层服务点329个。市、镇(区、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文化服务网络已然形成了一定规模。(车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