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频道首页 | 海阳名胜 | 旅游动态 | 风土人情 | 吃在海阳 | 住在海阳 | 美图欣赏
您当前的位置 :海阳之窗 > 旅游 > 吃在海阳 正文
吃在海阳  

风味小吃
www.hyzc.net 2010-07-01 10:45   【
 

  “甜面酱”系清咸丰六年(1865年),城里(今凤城)人王惜阴精制。将新小麦淘净泥沙,煮熟、冷透,放于不通风处,覆黄蒿发酵,晒干、捣碎、磨成细粉,于中秋节前后,用"四眼井"(县城西北隅)新挑之水调成稠糊,昼曝夜露。一个月后,在酱糊冷透时,以"鸡汤五香水"拌为稀糊,再经日晒、露润成酱。味极甘美,生食尤佳,为清代贡品。

  “海珍蛎子”本县沿海所产牡蛎,为海产珍品。《记海错》载:"食其肉……清味绝异,远近珍之"。清初著名诗人宋琬,曾赋诗赞蛎肉之美:"悬崖簇簇缀蜂房,醒酒偏宜子母汤。何物与君堪娣姒,江瑶风味略相当。"并在诗的序言中写道:"……投釜中一滚即熟,益以姜桂,味甘而不腻。邢(行)村一带所产甚多。"本县用牡蛎制的佳肴,色味兼优,素负盛名,尤以"清汆蛎子"、"黄金蛎子"、"烤蛎黄"著称。

  “清汆蛎子”是一种以清、鲜取胜的菜肴。《记海错》载:"凿破其房,以器承取其浆,肉可食,其浆调汤尤美也。"烹制时,将蛎肉去渣洗净,蛎汤澄清倒入勺内烧沸,放进蛎肉一滚嫩熟,再加调料即可食用。汤似人乳,前人誉为"太真乳"。

  黄金蛎子"蛎子"与"利子"谐音,人们取其吉利,故为喜庆筵席上的美肴。制作时,用粉团、鸡蛋、佐料调成薄糊,加入蛎肉拌匀。油涮锅后,放进蛎糊摊成小饼,两面煎成金黄色,九成熟投勺油烹,适可入盘。此肴外焦里嫩,食之清鲜,曾有"金屋藏娇"之赞。

  “烤蛎黄”是一历史悠久的名菜。远在一千五百年前,齐鲁滨海居民即采用此法制作蛎肴。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载:"似炙蚶,汁出,去半壳,三肉共奠,如蚶。别奠酢随之。"此法经海阳人民不断改进,成为独具特色的海珍佳肴。

  “海米炒油菜”将油菜心切成条,烹锅后,投放海米、油菜,翻炒适度,使上调料。黄绿相间,软嫩鲜美。

  “肉炒海蜇”将海蜇切成片,用八成开热油一烫;瘦猪肉片挂蛋清、粉团糊,以油滑熟。烹锅后,投放海蜇略炒,速放入肉片,用淀粉浓溜,拌入少许胡椒粉、香油。鲜脆可口,下酒味美。

  【责任编辑:迟晓冬】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海阳名胜 更多
·2013海阳旭宝元旦观日出
·海阳樱桃谷旅游景区
·春到海阳,“红色游”催火旅游市场
·海阳千里仙岛
·海阳万米沙滩
·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海阳市博物馆
·海阳地雷战遗址、海阳地雷战纪念馆
·海阳嘴子前春秋古墓群
·云顶自然风景旅游区
  吃在海阳 更多
·美食DIY:海带虾仁烩豆
·清明春光好游客采茶忙
·苹果红了
·黑珍珠和绿宝石的特色西红柿
·海阳白黄瓜
·海阳板栗
·风味小吃
·海阳大饽饽
·海阳大樱桃
·海鲜冷中华面
  住在海阳 更多
·建盛丽宫大酒店
·海阳市国宾海景酒店
·海阳市龙翔大酒店
·海阳市金海大酒店
·住在海阳:黄金周舒适洁净迎宾朋
·海阳地理
·海阳气候
·海阳交通
·海阳市方圆大酒店
·海阳旅游度假区

Copyright 2009-2011 http://hyz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海阳广播电视台 海阳之窗网站 电话:0535-3253333 鲁ICP备05046193号